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2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今天是2019年9月12日,张国荣63岁生辰。哥哥离开我们已经16年了,但你永远活在每一个爱你的人心里,你是永远的张国荣。

 

哥哥,生日快乐。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张国荣(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生于香港,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音乐人;影视歌多栖发展的代表之一。

 

1983年以《风继续吹》成名。1984年演唱的《Monica》是香港歌坛第一支同获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劲歌金曲的舞曲。1986年、1987年获劲歌金曲金奖;1988年、1989年获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1999年获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2000年获CCTV-MTV音乐盛典亚洲最杰出艺人奖。2010年入选美国CNN评出的“过去50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歌手/乐团”。

 

1978年开始参演电视剧。80年代中期将事业重心移至影坛,成功塑造了宁采臣、旭仔、程蝶衣、欧阳锋、何宝荣等角色。1991年凭借《阿飞正传》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1993年主演的《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电影,获得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男主角、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特别贡献奖。1998年成为首位担任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的亚洲男演员。2000年入选《日本电影旬报》20世纪百大外国男演员。2005年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2010年入选美国CNN“史上最伟大的25位亚洲演员”。

 

从尼采到张国荣:张国荣艺术生命的顺从与叛逆

文:杨骐

 

「从没有中生有,挪亚有方舟」

 

十年前的一个夏天,在去往欧洲的长途飞机上,我拿起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来读,那时初入哲学系,西方哲学史还没学齐整,就妄想要去修读和尼采有关的课程,大概是脑袋被古伽兰那的巨蹄踩过了吧。足有三公分厚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还没翻上几页,书里纷杂的比喻——蛇、鹰、狮子、婴儿——连同飞机嗡嗡作响的引擎声,几乎要将我的感官溶解了。没能挣扎多久,困意就汹汹来袭…耳机里传来张国荣的《挪亚方舟》,声音也渐次断续模糊:「从没有中生有,来到大时候,为壮丽明天开新缺口…情怀仍未见尽头,心写满在我手…」那时的我还从未有能力去思考,尼采这位哲学狂人能和一位香港明星有多大的关联。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没想到后来,我总在尼采的文字中,恍恍惚惚看到张国荣的存在,又在张国荣的存在中,恍恍惚惚看到自己。

 

十数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了意大利。1884年的冬天,尼采就在意大利,「在尼斯晴朗的天空下,我发现了第三个查拉图斯特拉;我可以在山岗上走七八个小时,睡得很香,笑得也尽兴」,伴随这样的心情,他写出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三部分。尼采对这部作品寄予厚望,急切地拿去付印,可是正式出版后,却只卖出了寥寥数十本,不但不似尼采想象的那样好评如潮,口诛笔伐的声音却一浪高过一浪。

 

正与尼采的悲剧如出一辙,2000年盛夏开演的张国荣「热·情」演唱会遭到香港媒体群起而攻之的情况,也远远超出了张国荣的预想。不但Jean Paul Gaultier为他设计的歌衫衣饰被恶意指摘,苏格兰裙装被讥笑为「莎朗史东着裙」,附有羽翼的白色西装被讽刺为「护翼天使」,高举卫道士旗帜的心理学专家声称张国荣「女装男穿」实乃「弱者的表现」,甚至整场演唱会都被贴上了有伤风化丶意识不良的标签…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张国荣「热·情」演唱会

 

 

大概,与别不同的作品在初试啼音之时,总难免要饱受非议吧。

 

「没法找到一个永生的国度,不如拥抱」

 

「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为什麽活着?」人们习惯於用五花八门的道德规律去解释它,可是尼采却告诫我们,这些理论都不足以解释人的生存意义,当我们急不可耐地去追逐各种现成的道义、价值,将这些如项圈一般的规矩着急地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时的我们就如同踩在虚空中嬉戏,却丝毫不知脚下便是深渊。

 

作为西方价值观架构基础的柏拉图-基督教的思想,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支配着西方人对「爱」的态度,在这个思想体系中,爱就是「对只有永恒没有变化、只有善没有恶、只要精神没有肉体的理想世界的渴求」…就这样,人类成为了自己的反对者。

 

「拿撒勒斯的这位耶稣,爱的人格化福音,这位把祝福和胜利带给贫苦人、病患者、罪人的『救世主』,他难道不是最可怕、最难以抗拒的诱惑吗?」尼采带着讥讽的语气说道。尼采不喜欢「飞升」,反而钟意於「堕落」,前者令人轻得离地又失衡,后者却教晓人们脚踏实地,不要避讳生活本身的喜怒哀乐。所以他又说道,堕落使人高尚。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当然不是叫我们彻底放弃理性和美德。尼采所言之「堕落」只不过是为了打开另一片视野,奉劝人们去发现自我,就如他写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章中的宣言——「我要把存在的意义教导给人们!」

 

尼采将爱与自由从宗教权威中解放出来,把个体的痛苦及欢愉交还给人类本身。直至1900年的夏天他在德国魏玛去世之前,他一生都在追求这份自由。

 

而在尼采逝世后的第一百年,也是一个盛夏,在香港——这座被嘲讽为「文化沙漠」的城市——张国荣的「热·情演唱会」以「从天使到魔鬼」(From Angel to Devil)为理念拉开了序幕。身着白色西服的天使落入人间,化身埃及美少年或拉丁情人游走凡尘,又堕身为魔鬼,披上红艳的长袍宛如魅惑的阿斯莫德(Asmodeus),又酷似骄傲的路西法(Lucifer)。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张国荣「热·情」演唱会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张国荣「热·情」演唱会

 

 

「从天使到魔鬼」正与尼采的堕落论不谋而合。堕落的过程中,他一度以为《梦死醉生》不过是「一场梦里的畅泳」,他说《寂寞有害》不如「失去我去换九千种期待」,他声称《爱慕》令他迷途与痛苦,他一边兴波作浪一边要你「看着我吧、对住我吧、透视我吧」,他高唱《大热》要让「铁石亦会被融掉」,他俏皮地怨怼道「卖弄着美丽眼眸,却爱得不尽情」,或是轻描淡写地叹息道「秋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深秋中的你填密我梦想,就想落叶飞,轻敲我窗」,他在无法找到永生的国度里《陪你倒数》,和你一起「朝着世界末日,迎接末路,要抱着跌倒」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张国荣「热·情」演唱会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张国荣「热·情」演唱会

 

 

直至最后——「人最紧要的是,你懂得怎样爱人之外,亦识得欣赏你自己」,2000年「热·情演唱会」的结尾,张国荣如是说。他随之缓缓唱出亲手谱写的那首歌——「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得赤裸裸…」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张国荣「热·情」演唱会

 

 

「但我厌倦,在某天已拒绝再玩」

 

尼采和张国荣,在叛逆之前,也并非是不顺从的。

 

尼采的学者生涯其实是从「文献学」开始的,乍听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相信,这位惯用大量箴言及讽喻写作的哲学家,会与训诂注释等中规中矩的工作扯上关系。1869年,年仅二十四岁的尼采被破格录用为巴塞尔大学古典文献学的教授,并兼职附属高中的希腊语教师,年薪三千法郎。大量的课程、会议以及杂务纠缠上了尼采,一不小心便会让他也成为蛀书虫式的文献学老古董。

 

但尼采直言:「文献学的本质就是哲学。」自他就任巴塞尔大学教授直至1879年因病辞职的十年间,他留下了丰富的古典文献学研究成果,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古希腊悲剧中所蕴含的创造力——从这股尚未被至高的上帝或道德所歪曲的生命力之中,酒神狄奥尼索斯被尼采重新挖掘了出来。

 

两百年之后,近乎相同的故事也发生在了张国荣身上。1977年,凭藉亚洲歌唱大赛一脚踏入香港娱乐圈的张国荣,直至1990年告别乐坛演唱会完成之前,都不免要被「偶像」的身份给限制住。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张国荣告别乐坛演唱会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香港流行乐坛,天皇巨星们还并不需要注重形象包装,消费者亦不会介意自己的偶像唱片封套上只贴有一张普通的半身照。关正杰可以木讷单调地站在台上独唱数小时,区瑞强甚至在毫无伴奏的情况下自弹自唱,歌迷就已然称心满意,因为「他们欣赏的是歌曲与歌手的演绎,而非包装歌曲的唱片封套或包装演唱会的舞台设计」。但到了八十年代就不同了,那是一片「形象包装」的天下。「从前我们是『听』唱片,歌手的唱腔、咬字、感情,歌词以至於歌曲的节奏,旋律与编曲都自然是主角,如今我们是『看』MTV,衣服装扮、发型扮相、画面设计与感性形象成为『主角』,演唱会变作fashion show + laser show + dancing show,是show business而不是演『唱』会。」

 

当我们回溯张国荣从1985年其第一次在红磡体育馆举办的个唱到1990年告别乐坛期间的所有演唱会,不难发现,它们无不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利用了舞台这一场地来论述、建构、贩卖张国荣在异性恋霸权下的白马王子形象。为张国荣85及86演唱会作形象设计的刘培基就曾说:「Leslie长得眉目如画,歌曲都是《侬本多情》、《一片痴》、《为你锺情》,因此我给他经营的是:少女的梦中情人。」在形象包装的流水线上,身为偶像歌手的张国荣,在作为一个「人」之前,他首先是一个「品牌」,一个被包装为大众情人或不羁少年的品牌。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可是献身於文化艺术事业的人,又如何能在同一种模式下顺从一辈子呢?

 

早在1921年,李石岑在研究尼采和酒神狄奥尼索斯时就说过:「文艺者,以研究『还我本性』为唯一之职志者也…文艺者,不啻时时为吾人指示本然之性格之所在,此文艺之所以可贵也。」最终,如尼采,如张国荣,他们还是选择了「还我本性」的道路。

 

顺从这场游戏,将这场游戏玩到极致,然后——拒绝再玩!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葡萄园里响起水仙子的赞歌」

 

尼采笔下的酒神狄奥尼索斯,是一个「毫不疑惑的、不道德的艺术之神」,他「既建构又摧毁,既善且恶,因自身丰盈的力量而烦恼,又因自身轧迫的矛盾而痛苦,其欢乐与荣耀即在於从这些烦恼痛苦中创造出新的世界。」

 

早在1996年,复出歌坛的张国荣就似乎被这位「不道德的艺术之神」附身了。当他在「跨越九七演唱会」开幕时将脸上的Volto面具徐徐摘下,就仿佛除下了身为流行歌手的桎梏。鼓风机、古董椅、黑色睡袍、胸前的蛇纹刺青,与七色的灯光及一首首异色的歌曲融合在一起,或是公然宣告《偷情》时的犯罪快感:「或者偷心要先去偷情,为了担一个愉快罪名」,或如《怨男》一般的叙说闺怨:「营造漂亮动人卖相,你为何未曾赞扬」,再由《红》色高跟鞋的粉墨登场,将这趟酷儿(queer)之旅推向高潮。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张国荣「跨越九七演唱会」

 

 

而时隔三年之后,当张国荣在千禧年再度踏足红馆,已彻底化身为狄奥尼索斯了。

 

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故事,源自於古希腊民众们在每年葡萄丰收的季节举行的狂欢聚会,丰硕的葡萄整筐整筐地采摘下来,倒在木槽中,压碎捣烂,流出鲜红如血的汁液,制成甘美的酒浆。人们围坐痛饮,摆脱一切拘泥与顾忌,忘形歌舞,感谢神祇赐予的丰收,向身为欢愉之源的酒神狄奥尼索斯,致以敬意。

 

狄奥尼索斯是奥林匹斯之王宙斯与底比斯公主塞墨勒的孩子(也有其他传说称狄奥尼索斯是宙斯与珀瑟芬妮之子)。身为神王的宙斯化作凡人与塞墨勒幽会,消息传到了天后赫拉的耳中,令她十分嫉妒又愤怒,她变身为塞墨勒的亲信,怂恿塞墨勒要求宙斯以真身见面,以验证他对她的爱意,宙斯在塞墨勒的央求下现出了原形,雷火却在顷刻间烧死了塞墨勒,宙斯只来得及救下尚未足月的婴儿狄奥尼索斯,将他缝在自己的大腿中,直到满月才取出,所以在希腊语中,狄奥尼索斯的名字亦有「第二次出生」的意涵。

 

尼采说,「狄奥尼索斯是矛盾本身,也是生命本身;是生命的毁灭,也是生命的完成;是死亡,也是重生;是至苦,也是极乐。」

 

至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主流社会不希望我们拜倒在狄奥尼索斯的酒盏下,因为这位迷醉又热情的酒神总是会激起狂乱的漩涡,对於执着於有形之规范的人来说,崇拜如此矛盾复杂的神明,这断然是不可取的。

 

主流社会亦不希望我们成为尼采或张国荣。尼采华丽的文辞背后,饱含对卑俗资本主义的激烈批判,以及对肤浅愚民或从众心理的适切警告;而在张国荣留下的声色光影中,对一元价值观的猛烈冲击也俯拾即是,就连他的英文名字Leslie都包含了雌雄同体的意念(张国荣2001年接受《时代》访问时曾说,我喜欢电影《乱世佳人》和Leslie Howard,这个名字可以是男的或女的,非常中性,所以我喜欢Leslie这个名字),至始至终,他一直在高唱——「拿着我心,告诉世界何谓勇敢!」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想想他们身上诸多的顺从和更多的叛逆,斗转星移后,是不是也发生在了我们自己身上呢?时至今日,为什麽我们还需要读尼采?为什麽我们还需要纪念张国荣?——说到底,不过是因为,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生命无穷的可能性。无论时代加诸在我们身上的镣铐有多沉重,只要人还存在,这种多元流变的可能性就必须、也必将流转下去…

 

作者:杨骐

 

复旦大学哲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文学硕士,现居香港,艺术评论人,荣门客栈志愿者,文章散见香港《舞蹈手札》、《大公报》、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等媒体,即将出版文艺评论集《梦到内河》。

 

明天就是中秋了,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定有无数的人在思念着哥哥。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张国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记者采访张国荣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9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