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阐述
我们听过太多人世间恩怨情仇的故事,但却很少去追究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才让人如此纠结。设想一下,一个有你家钥匙的朋友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把你家的门锁换了,你家就成他的家了,你会怎么样?肯定得“啪啪”两个耳光把他给打出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就这样占了我们的家园,我们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把他们打出去,可我们中国人的土地已是伤痕累累……“准备好了吗? 时刻准备着。”这是我们童年的歌谣,今天我们的孩子还在传唱,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们就会想起七十九前的“九一八”事变,想起这场大劫难,想起为了保卫家园而死难的亲人同胞,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时刻准备着。我们要一千次一万次的提醒自己……
导演阐述
不再标新立异,真实地再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的生活变化,这是《大劫难》(原名《春滋味》)给我的创作冲动。剧中人物的鲜明个性和没有渲染的递进情节很吸引我,比如女主角稍显鲁莽的正义感,男主角纯厚中的机灵等等使这部片子有别于同类题材的片子。我理解的宏大和惨烈,不一定是人山人海的场面,更应该是精神和心灵的厮杀。我更愿意从一个小视角看一个大主题,就这么一个小屯子,几户人家,甚至小到一个孩子的心灵在这场大劫难中的裂变过程。战争给中国人苦难,苦难让中国人觉醒,普通的中国人是怎样从被动挨打到自觉抗击外来侵略的艰辛历程。这是一种震撼,是一种我想要表现的战栗的震撼。我还要说:地是咱们家的,几千年了。日本人想占就占了?天底下就没这个理!